5月6日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:大立光營收衝 企業併購法修訂 自經區議題
經濟日報整理五件不可不知的財經大事,讓讀者在每天清晨能快速掌握最重要的財經大事。
一、大立光營收暴衝 本月更旺
股王大立光昨(5)日公告4月合併營收為50.09億元,攀上近六個月來高點,月增28%,優於市場原預期的月增5%至10%,也比去年同期大增44%。大立光預告,5月營收應該不會比4月差,對後市持樂觀態度。
二、企業併購法修訂 兩路並進
鼓勵企業整併並保障股東權益,相關部會研擬修正《企業併購法》,兩路並進,包括擴大無形資產等租稅優惠範圍,並檢討是否訂定「榮化條款」,增訂利益迴避規定,及拉高併購下市表決門檻,以維護小股東權益。
三、自經區議題 大選前哨戰
高雄市長韓國瑜再倡「自由貿易經濟特區」構想,國民黨立委也力推自經區草案;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以「四大不可行」反駁,昨(5)日加碼論述,台商返台投資成果豐碩,不必再去想自經區,自經區議題意外成為2020年總統大選財經政策前哨戰。
四、國庫找錢 活化北市四精華地
稅改大減稅,今年報稅預估稅收將大減500多億元,財政部國署預計今年起陸續推出四筆土地活化案,包括讓引發業界關注、堪稱國產署「壓箱寶」的台北市信義區世貿三館招標設定地上權案,可望為國庫增加收益。
五、股神擁抱蘋果 加碼能源業
波克夏公司4日召開股東年會,高齡88歲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巴菲特與95歲的副董事長孟格照例花費長達六小時的時間,親自回答股東與分析師一連串提問。兩人暗示對亞馬遜與蘋果等大型科技股的胃口未降低,也開始留意到美國頁岩油熱潮,將擴大投資能源業,但未鬆口接班人選。
(經濟日報)